终于又要和大家见面了!

这个夏天,图书出版界的年度盛事——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如约而至。本届图博会以“促进文明传承发展 推动交流互鉴共赢”为主题,共吸引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多家展商参与,展出图书多达22万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阅读盛宴。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携精选好书与诚意满满的展台内容,欢迎大家来翻一翻、聊一聊,看看我们过去一年出版的努力与成果。
我们的展台在
浙江展台 E3.C12


欢迎来国家会议中心E3.C12展位,找找我们精心布置的小空间。可以拍照、打卡、翻书、聊聊天。出版不仅是出一本书,更是一次次思想的传递与对话的开启。期待与大家在北京的这场图书盛会中相遇。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荣登
“2015-2024年艺术类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榜单
在图博会首日发布的“2015-2024年艺术类最具学术影响力出版社”榜单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荣登全国TOP20、艺术类院校出版社TOP1!

该榜单综合考量艺术类图书的总出版量和学术被引频次,采用“学术影响力指数CI”作为评估依据,仅有25家出版社最终入选。这既是广大读者对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质量的认可,也反映了我社在艺术学术传播中的持续影响力。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是我国高校唯一一家美术专业出版社。长期以来,出版社依托母体学院,坚守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初心,坚持“高扬时代艺术精神,提升视觉心灵阅读”的出版理念和“小而美、专而精”的发展定位,从艺术专业出版到全民阅读推广、从服务教学科研发展到助力公共文化建设、从传播模式创新到出版业态的融合拓展,在视觉文化领域的学术出版和教育出版版块不断凝聚具有国美特色的品牌形象。
2024年,我社“艺术史研究丛书”中的《美术史的基本概念:后期艺术风格发展的问题》入选“艺术类10年百本高被引图书榜单”,这一荣誉也印证了我社一贯坚持的发展定位——在“小而美、专而精”中追求长效的学术价值。
豆瓣9.1,这本入选“艺术类10年百本高被引图书”的艺术史经典,你看过了吗?
重点推荐图书 《画说精神谱系》

金一斌 高世名 主编
丁红旗 编著
何红舟 吴宪生等 绘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2023年度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资助项目《画说精神谱系》为国内首个图文解说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专著,以中国美术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等重大主题创作为依托,通过精选的一幅幅美术作品,生动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深刻内涵,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创作思维和精神气象。
图书的策划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首要任务,按照历史时期,把46个伟大的共产党人精神分成四个章节,一个精神对应一幅美术作品,使“有深度”的理论更“有温度”,“有意义”的思想更“有意思”。
项目主创金一斌、高世名、丁红旗、何红舟、吴宪生五位教授均为研究思政理论的专家和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的代表画家,创作图书曾入选国家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参展图书

《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
总顾问 许江 金一斌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总主编 高世名 弗朗索瓦兹·马尔凯-赵
主编 余旭红 扬·亨德根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荣获第十三届华东书籍设计双年展整体设计奖
荣获第40届浙江优秀出版物(装帧设计)编辑奖
入选2024年3月浙版好书、入选2024年度浙版好书榜
本书收录了“大道无极——赵无极百年回顾特展”中的全部展品,详尽呈现赵无极一生重要的创作阶段和丰富的艺术面貌。全书设计典雅,装帧精美,特别邀请国内外学者专题撰文。自2023年9月首次出版以来,短短半年内加印三次,豆瓣评分高达9.9分,成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者、研究者手中不可或缺的“赵无极读本”。

“美术家故事丛书”
任道斌 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入选2025年5月浙版好书
“美术家故事丛书”打破传统画论的晦涩门槛,独创“知人论艺讲故事,深入浅出说美术”的写作范式,让艰深画理转化为娓娓道来的传奇故事,带领读者在笔墨之间感悟人物命运与时代精神。
首批收录七位宗师:夏圭、赵孟頫、黄公望、董其昌、王时敏、八大山人、任伯年,从南宋到清末,涵盖了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艺术高峰。他们是中国艺术版图中熠熠生辉的恒星。

《〈髹饰录〉与明清漆艺》
何振纪 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为纪念《髹饰录》传世四百周年插图集解本。汇聚中外诸家解说精髓,二百余幅彩色插图华丽呈现!
本书围绕明代漆工黄成所著、杨明注释的《髹饰录》,在吸纳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现代语言系统梳理并解析其“乾集”与“坤集”的全部内容: “乾集”两门,讲述漆器工艺的材料、工具与制作原则;“坤集”十六门,详尽记述自明代各类漆器的制作流程、技法规制与装饰风格。不仅如此,书中还附有明清漆工技艺谱系、术语对照表,并首次汇集展示了二百余幅精美漆器图片,与文献中的记述相互参照,图文并茂,古今对照,极具阅读与研究价值。

《艺术作为生命教育:艺术教育讲演集》
高世名 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为中国美术学院原院⻓⾼世名教授近年来于各类教育论坛、学术会议以及⼊学/毕业典礼等重要学术活动中的讲演精选。本书所录⽂章从 “当代⽂化建设与教育建设中艺术学科何为”的本体追问出发,探讨当代社会在全球-本⼟、科技-⼈⽂、学科化-跨学科多重张⼒与思潮中,艺术与艺术教育的新境遇与新任务。并且,从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之道”出发,聚焦“成⼈”与“成材”的关系,于专业⽬标与社会⽬标、“通⼈”理想与应⽤需求、知识⽣产与实践导向、艺⽂传统与时代语境等多重关系的巨⼤张⼒中,探讨中国艺术学科的⾃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同时,本书亦对21世纪学术、教育与社会的整体变⾰与AI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发展,以及如何构建具有中国主体意识的艺术教育思想及其⽅法论、如何回应学以成⼈与学以致⽤双重⽬标下的教育范式转型等教育领域的前沿问题,进⾏思辨、讨论与回应。

《中国年:文化与设计》
杭间 应金飞 吴光荣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入选央视网阅读频道推荐书单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是深植在记忆里的仪式与牵挂。《中国年——文化与设计》这本画册,记录了2021年由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自然造物民艺研究中心联合策划的同名展览,通过文化与设计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了这份跨越时空的年俗之美。

《民艺中国:剪纸》
杭间 吴光荣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如果你喜欢剪纸,可关注这本《民艺中国:剪纸》,书中呈现了全国70多位重要剪纸艺术家的400余件,代表了全国不同区域的优秀剪纸作品。

《民艺中国:女红》
杭间 吴光荣 主编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民艺中国:女红》一书,采撷古代文献、图片资料及今人诸多研究成果,与具体实物如围涎、肚兜、绣荷包、喜庆软饰、苗族服饰等相结合及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呈现出中国人过去一百多年来日常生活中的穿戴方式及“女红之巧,十指春风。”

《米芾画史校笺》(上、下册)
[日]古原宏伸 著
米芾画史校笺翻译组 译 毕斐 校订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入选2016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本书是古原宏伸先生校注的《米芾〈画史〉注解》的增补修订版,早在2002年至2005年连载于中国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主办《美术史研究集刊》,后经白适铭先生联系作者古原先生,获许交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结集出版,并更名为《米芾画史校笺》。日文版单行本在2009年和2010年由中央公论美术出版发行,相比之前连载的译本,日文版进行了内容的删减和补充。此次出版的中译本先由古原先生做了部分增补、删减和修改,又在此基础上,对引文错误进行了修正,并补充翻译了日文版中新增的内容,使其更加完善。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藏善本碑帖丛刊》
兰友利 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十四五”国家古籍出版规划项目
2023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
《邑義五百餘人造像碑》《〈二王帖選〉兩種》
《顔真卿〈争座位帖〉/ 懷素〈藏真律公帖〉》
《賀若誼碑》《魏晉小楷精選》《唐〈圭峰禪師碑〉》
《精拓宋〈爨龍顔碑〉并隂》《〈定武蘭亭序〉兩種》
《北海相景君碑》《董其昌書〈金剛經〉/〈阿彌陀經〉二種》
《宋嘉祐二體石經 〈周禮〉》《唐〈田琬德政碑〉》
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历经几十年积累,碑帖收藏堪称丰富。上世纪60年代初书法专业创立之初,陆维钊教授亲赴上海、苏州等地,精心挑选碑帖藏品,加上教育家邵裴子先生的捐赠,使得馆藏形成了独特而高质量的基础。本丛刊所收碑帖涵盖汉、魏、隋、唐的经典碑刻,及唐、宋、明、清的名家刻帖,兼顾书史名作与稀见佳品,如清拓《北海相景君碑》、明拓关中本《争座位帖》、董其昌小楷《金刚经》与《佛说阿弥陀经》等,皆为书法艺术与金石文化的双重典范。

《中国手工器物美学的传承研究》
戴雨享 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器物美学的传承研究》⼀书以系统性研究框架,围绕中国手工器物的美学渊源、⽂脉传承、⽂化美学因素的形成、⽂化审美⽐较研究,以及⼿⼯器物⽂化与当代器物美学的创新、当代⼿⼯器物美学的研究体系建构等⽅⾯,对⼿⼯器物美学的产⽣、形成、内涵、传承以及在当下的表现进⾏了详细的论述。

《心性流淌》汪永江 著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结合作者在高校书法专业任教近三十年的经历梳理古今书法教育传统的基本原理,简明扼要地从实践角度,为书法专业教学服务,指导学生从临墓向创作过渡,整合五体书教学的相通性,建立传统的大书法观念,是系统进行书法专业教学研究的工具书,共分六章:专业教学理念,工具材料的制作工艺与使用,章法、字法、笔法、墨法原理解析,临摹训练、创作训练。

《苏东坡与西湖》
毛晓青 文 马柳莺 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入选2023年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出版工程项目(第五辑)
《苏东坡与西湖》以流传在杭城市民间的传说为蓝本,以史实为依据,以苏东坡第二次杭州为官时疏浚西湖的缘起、经过、结果为主线,串起了游湖遇雨吟诗作、自卖字画凑工钱、黄州巧做东坡肉、湖泥筑成苏公堤等民间传说,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娓娓道来,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宋韵文化代表人物苏东坡的形象。

《东坡面目:读懂<黄州寒食诗帖>》
孙善春/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东坡面目:读懂<黄州寒食诗帖>》一书中,作者孙善春通过“诗”“书”“文”三方面对《黄州寒食诗帖》这件作品进行解读,以前所未有的角度向读者讲述这件作品,探讨苏东坡的人生,娓娓道来,带读者进入苏轼的艺术人生和精神世界,成就一个非凡的艺术故事。
\ 更多好书,现场等你来!/

新媒体编辑:徐天颖
校对:王怡
审核:周翔飞、苏晓晗